若镇守街亭的是姜维,此地还会失守吗?其实魏延已经给出了答案
东汉末年时候,汉朝力量变弱,中原地区变得支离破碎。很多人为了在这混乱时代闯出一番事业,纷纷开始争斗,这就是群雄争霸的开始。几年后,局面慢慢稳定下来,变成了魏、蜀、吴三个国家相互对峙的情况。
刘备是蜀国的老大,他一辈子都在努力想让汉朝再兴盛起来,可惜没能如愿。作为蜀汉的智囊,诸葛亮接过了刘备的担子,带兵北伐,去打曹操那个坏蛋。
诸葛亮没想到,他器重的弟子马谡竟然把街亭给丢了,这让北伐战争打了败仗,也直接影响了蜀国的运势。诸葛亮走了以后,姜维站了出来,努力想拯救国家,虽然没能彻底改变局势,但也让蜀汉没有垮得太快。
聊起失守街亭、处死马谡的事儿,好多人都琢磨,要是当时让姜维去守街亭,那地方还会不会丢掉呢?其实,看看赵云和魏延的表现,心里就大概有数了。
【街亭之地,意义重大】
公元223年,刘备在白帝城病逝,他死前把蜀汉的国家大事都交给了诸葛亮。曹魏联合了孙权、孟获等五路军队,打算一举消灭蜀汉,但诸葛亮却聪明地一一解决了这些危机。
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诸葛亮着重改善了蜀汉百姓的生活和加强了军队训练,这才让蜀国摆脱了困境。但是,魏国占了九个州,是三国里最强悍的一个,要是继续让它这么壮大,蜀汉早晚还是得完蛋。
换个说法,诸葛亮在历史上进行的北伐,其实不完全是为了恢复汉朝的辉煌,更像是想放慢魏国前进的脚步,好让蜀汉能多存活一些时日。
孔明觉得,要想让蜀汉摆脱眼前的困境,就得主动出手,这样或许还能找到一条活路。到了公元226年,魏国的文帝曹丕去世了,他儿子曹叡接了他的班。
诸葛亮觉得是时候往北边进攻了,于是他就制定了作战的步骤,开始了第一次北伐。那时候,他北伐的想法主要是这样的:一个是要尽快打赢,让曹操的军队来不及反应。
另外一招是,让赵云带一队人马假装是主力部队,从斜谷道那边大张旗鼓地走过去,吸引曹军的眼光,而诸葛亮则悄悄带着真正的主力,从陇西方向攻打天水那一块地方。
众位将军依照诸葛亮的计划,一步步带兵攻打魏国。结果真如诸葛亮所料,他用兵真是厉害,曹军被打得一点防备都没有,南安、天水、安定这些地方,接二连三地都被他们占领了。
蜀国首战胜利,士兵们个个信心满满,但诸葛亮没空庆祝,得赶紧安排后面的打算。老话常说“攻下地盘易,守住地盘难”,虽然曹魏的一些地方已经被占领,可蜀军面前还有个不小的难关要过。
原因是军队离家太远,粮食和草料的运送、存放都成了大难题,得确保后面的补给跟得上,还要守住那些重要的地方。为了赶紧解决这个问题,诸葛亮在地图上反复琢磨,最后选定了位置差不多在中间的街亭。
地点选好之后,接下来就得找人来守这个地方了。就像前面说的,街亭这个地方太重要了,所以得找个既聪明又勇猛,啥都厉害的将领才行,不然肯定守不住。
为了确保计划完美无缺,诸葛亮连忙把各路高手召集回来,一起商量谁来守卫这个地方。大家到齐之后,都纷纷提议让像魏延这样的大将来挑这个大梁。
就在这时,马谡主动站了出来,说他想去守街亭。大家听后,心里都直犯嘀咕,因为马谡从来没带过兵打过仗。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,诸葛亮竟然答应了他。
刘备亲选的军师、北伐大军的领头人诸葛亮,手里握着大权。他拍板让马谡去,就算别人再怎么嘀咕,也改变不了这个决定。
【街亭失守,挥泪斩马谡】
第二天,马谡就忙着安排士兵去街亭,他的老师诸葛亮在出发前特意给了他一个妙计袋,并且安排王平做他的副手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街亭这个地方对蜀军来说真是太关键了。
马谡一到街亭,就把诸葛亮的妙计抛在脑后,自己围着四周转了一圈,心里很快就有了主意。你瞧,街亭这地方,西北靠着陇山,南面流着渭水,后面是天水城,曹军嘛,肯定是从陈仓那边打过来。
马谡琢磨了好久,最后决定把大军安排在陇山里头。你想啊,街亭就在陇山脚下,要打阻击战,那肯定得在敌人必须经过的地方扎营啊,可马谡为啥不直接在街亭那儿守着呢。
这是因为街亭这个地方城墙不坚固,加上它的地势容易被人攻打却很难守住,就连诸葛亮也觉得街亭很难守卫:“这儿既没有城墙保护,又没有险要的地势可以依靠,想守住它真是太困难了......”
所以马谡打算跑到陇山上,想着这样曹军一来,蜀军从上面往下看,就能占很大便宜。但跟着他的大将王平觉得这样做不好,还是应该听诸葛亮的,赶紧在街亭建好防线才对。
但他说到底只是个副手,最后还是没能说服马谡。马谡带着大队人马上了山扎营,而王平呢,就领着一小队人在山脚下布防,以防万一,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。
所有事情都准备好后,曹魏的军队就到了,街亭的战斗也随之打响。那时候,魏国的皇帝曹叡命令曹真去拖住赵云,同时又派司马懿和张郃带着大批军队去夺回被占领的地方。
马谡觉得自己安排得滴水不漏,还跟大家炫耀说是学的军事奇才韩信那一套。结果张郃带着兵突然打过来,他一下子就垮了,连反抗都没怎么反抗,就等着别人来救他。
在冷兵器打仗的时候,进攻的那方总是有点吃亏,特别是蜀军那边,几乎没人能上战场了,所以街亭很快就被敌人攻占了。马谡吓得赶紧跑回了蜀军的大本营,但丢了街亭这事儿太严重了,连他的老师诸葛亮都保不住他,最后只能下令砍了他的头。
当马谡被带走的时候,诸葛亮眼里泛着泪光,不清楚是因为心疼自己的弟子,还是明白这次的北伐已经没戏了。这就是街亭失守、马谡被斩的事儿。
【姜维的过人之处】
马谡太自信,结果把街亭给丢了,这让诸葛亮因为选错人而吃了大亏,第一次北伐战争也因此泡汤。不过,这次北伐诸葛亮也不是全无收获,他找到了一个很有才能的将领姜维,收他做了手下,姜维就成了马谡之后的“二号弟子”。
姜维老家在天水那边,他爹姜囧在当地是个参军,受老爹的影响,他打小就爱研究行军打仗这些事。没几年光景,等他长大成人,自己也当上了天水郡的参军。
诸葛亮带着军队去攻打天水,姜维不停地出主意来抵挡。如果没有姜维的话,蜀军拿下天水的各个地方可就容易多了。但姜维很给力,让蜀汉的军队行进得没那么快,给曹魏那边赢得了不少时间。
诸葛亮在三国里算是头号智者,姜维能跟他斗上几个回合,看来也是个有本事的人,因此孔明打起了收服他的主意。
说来也巧,天水郡的人心慌慌,姜维遭人怀疑,被当成了叛徒。最后,他只能接受诸葛亮的好意,找了个台阶下。到了街亭之战时,姜维其实已经站在蜀汉这边了。那为啥诸葛亮不让他去守街亭呢?
咱们先聊聊魏延,再提姜维的事儿。本来,守卫街亭的最佳人选是赵云,可那时候他正带着疑兵吸引曹真呢,没在街亭。这样一来,魏延就成了第二合适的人选。
但是,自从魏延投靠蜀汉后,诸葛亮老觉得他有反叛的念头,一边用着他,一边又不敢委以重任。在三国那会儿,虽然也有英雄好汉愿意为懂自己的人赴汤蹈火,但更多的人还是会挑个靠谱的主子跟。
说起来,魏延有点像那种“频繁换主子”的人,并且他投到刘备麾下时,还把之前的老大给干掉了。诸葛亮心里头对这类人挺防备的,因此就算魏延是个挺能打的将领,诸葛亮也不敢让他去守街亭。
说起来也怪,姜维刚到蜀国那会儿,并没显露出多厉害。一直到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,姜维才在紧急关头接过了重任,带着大军安全返回蜀国。手握大权的他,不负众望,用最小的损失完成了任务,从那以后,他就在蜀国崭露头角了。
换句话说,街亭之战那会儿,姜维才刚刚加入蜀汉没几天,在蜀军里没啥名声,也得不到大家的信任。让他去守街亭?那是不可能的,就连指挥点兵马,人家都不一定让他干。
话说回来,过去的事儿已经过去了,咱们也改不了。那要是诸葛亮当时让姜维去守街亭,他能不能守住呢?
【姜维能守住街亭吗?】
诸葛亮、赵云这些老臣一个个走了后,蜀汉遇到了大麻烦,没人能站出来。姜维硬是挺住了难关,让蜀汉又多活了几年。要不是刘禅自己投降了,姜维说不定还能再跟魏军周旋一阵呢。
除了那件事情,姜维还在洮西把王经打得落花流水,后来在剑阁守着的时候,又成功拦住了钟会的大部队,真是个擅长打防守反击的高手。要是姜维有这样的本事,诸葛亮当时要是派他去守街亭,虽然不能保证一点问题都没有,但街亭肯定不会那么容易被丢掉。
而且姜维对诸葛亮非常佩服,在守卫街亭这件事上,他肯定会照着诸葛亮的安排去做。他战场上经验丰富,绝不会像马谡那样,被曹军一攻就慌了神。
上面说,如果镇守街亭,赵云和魏延其实是首选和次选,但有两件事能表明,姜维的本事可一点不比他们差。
刚到天水,诸葛亮让赵云悄悄去打姜维一个措手不及,可姜维特别机灵,反过来猜中了诸葛亮的打算,最后赢得了这场仗。打完仗后,赵云一个劲儿地夸姜维,说他真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。这样一来,诸葛亮心里也动了念头,想把姜维收到自己这边来。
要怎么才能让姜维归顺呢?诸葛亮想了个办法,派魏延去攻打冀县。姜维是个大孝子,他老妈还在冀县呢。结果冀县的头头儿一听风声不对,立马就跑了,留下城里没几个人防守。
就算碰到这种局面,姜维还是跟魏延打了两场仗。魏延老是假装逃跑,但姜维就是不上当,不追他,反而关起城门防守。《三国演义》里是这么说的:“魏延诈败逃跑,姜维进城后立刻关门,带着士兵守着,还去看望老母亲,就是不肯出去迎战……”
后来,冀县的物资用完了,姜维为了城里的百姓和自己的老母亲,就决定跟随诸葛亮。看他跟赵云、魏延交手的情况,姜维无论是打架还是出主意都挺轻松自如的,他完全能担当起守护街亭的大任,说不定比那两位还要合适呢。
说起来挺有意思的,魏延等几位将领在聊天时提到了马谡守街亭的事儿。说白了,他们认为马谡这人自以为是,光说不练,说得天花乱坠,真动手做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。
姜维跟马谡可不一样,他打小就把书本知识啃得透透的。后来跟着老爹保卫国家,那些理论在一次次的实战中得到了锻炼,早就和实践融为一体了。别说赵云、魏延,就连张郃那样的都比不上他。
诸葛亮为啥会提拔马谡呢?一方面,他觉得马谡书读得多,有学问,想把他当成自己的接班人好好培养。另一方面,马谡的哥哥马亮是诸葛亮多年的老朋友,后来马亮还为蜀国献出了生命,所以诸葛亮对马谡也多了几分关照。
可诸葛亮万万没想到,他那点儿小盘算最后得付出那么大代价,真是一步错步步错,让人惋惜不已。
简单来说,姜维很擅长打防守反击战,看他后期在蜀汉的有利地形上跟曹魏硬扛了11回(就是那11次北伐)就知道了,守个街亭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。
你觉得姜维守不守得住街亭,有啥不一样的想法没?